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己亥年政經動盪系列-東亞政治變局

談東亞局勢,先提示下面幾個重要的名字:川普、金正恩、文在寅、安倍晉三、蔡英文。會能夠更快貫通局勢變化。近年焦點在東北亞,聯繫到亞太。

薩德反導彈系統與激化的中韓關係
東北亞從日韓關係起。美日韓在201412月簽署三邊情報共用協議,日韓可通過美國交換朝鮮核導彈情報,而金正恩領導的朝鮮(即北韓)2016年加速導彈試射與核試爆(當年飛彈試射19次、核試爆2次,超過金正日執政全期的軍事開發行動),並掌握小型化、輕量化、多樣化的核彈頭技術,致使美國在2014年提出的朝鮮半島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計畫。

2016年美國與南韓議定部署薩德,一度激化中韓矛盾後中國發布限韓令,日本與韓國也隨即在201611月簽署兩國二戰後首份軍事合作《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跳過美國共用軍事情報應對朝鮮武力威脅。
2017THAAD高空飛彈防禦系統與韓國星洲完成布署(圖片:BBC新聞網)

文在寅主政與美日疏離
到了2017年具親中國與朝鮮色彩的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後,中韓和解並與美日漸行漸遠,韓國於11月承諾不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發展韓美日三方軍事同盟的三不政策,並重提日韓歷史議題如徵用工、慰安婦等,在韓國法院作出判決要求日企賠償,導致日本取消給韓國的貿易禮遇條件報復,衍生到貿易領域摩擦。

文在寅的中日政策,對中國抱持經濟至上主義。期望快速深入中國市場與一帶一路合作商機,對日本則激化矛盾,試圖引導民氣將經濟疲弱的現況歸咎於日本經濟報復,成為美日韓關係轉捩點。

但日韓兩國在1965年所簽訂《日韓基本關係條約》等文件,日本已提供實質援助讓韓國政府放棄索賠權,一次性解決賠償問題,但後來韓國屢對慰安婦議題做文章。

直到2015年日韓再次達成協議由日本提供10億日圓基金給韓國慰安婦和解基金會使用,而2018年韓國又解散該基金會在前揭議題做文章,屢失國際信用,故無其正當性。

文在寅主政下的韓國與中國關係大幅改善 (圖片:香港大紀元)

親美?親中?北朝鮮牽動東亞變局
朝鮮原來是中國扶持對付美國的棋子,而韓國作為美國第一道防線,在韓國倒向中國與朝鮮後,促使美國政策路線修正,跳過中國與韓國,直接與朝鮮建立關係,促成2018年至今三次美朝領導人峰會的川金會。

日本為中韓在帝國時期共同敵人,延續到現在中韓仍不時挑動國民的歷史記憶對抗日本,促使日本在經濟現實與國防安全上,都要往美國靠攏。而首相安倍晉三也極力推動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讓日本脫離美國安保體系,重新成為允許擁有武力的正常國家。美國國防產業是日本擴張軍備的最大受益者,也符合美國川普總統欲讓亞太國家承擔更多地區防衛責任與費用的政策,故美日聯盟有互相需要的緊密關係。

東北亞地緣政治情勢,從過去美日韓聯盟對抗中朝,演變為美日聯盟對抗有韓國傾斜過去的中國,而朝鮮地位愈發獨立,周遊在美中之間有傾美之像。延伸到亞太,台灣與中國在歷史上如日本存在敵意,過去在經濟上卻如現在韓國採取傾中政策,導致台灣發展成為對一個有敵意的政治體依賴度越來越高的畸形情勢。
2018年三度川金會被視為美朝關係大躍進(圖片:法新社)

地緣政治變遷台灣的因應之道
台灣是美國面對中國進入太平洋的第一道防線,美國自不欲台灣與中國同路,過去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代理人施壓美國交換對台灣問題的讓步,到了美國直接與朝鮮建立往來關係後也遭打破。

台灣的轉捩點於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在國防與外交上擺脫傾中路線,恰逢經濟上和台灣高度競爭的韓國傾中,台灣堅定擺脫傾中符合美日利益,反而趁此深化進入美日同盟圈在國防與外交屢有進展,產業可受惠與美日緊密發展。

台灣應善用此槓桿,將台商回流資金,美日先端技術及中韓貿易需求結合,在不違背美日台核心優勢的大戰略下,拓展多邊貿易與分散單一市場的機會,讓台灣在政治與經濟上都成為具有自有主權的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